蕭騷-中華語文大辭典
蕭騷萧骚ㄒ丨ㄠ ㄙㄠxiāosāo1.〈書〉擬聲詞。模擬雨聲或風吹動樹木的聲音。[例]寒窗不可寐,風地葉~(唐‧薛能〈寄河南鄭侍郎詩〉)|紫菊馨香覆楚醪,奠君江畔雨~(唐‧羅隱〈經耒陽杜工部墓詩〉)。2.〈書〉水波盪漾的樣子。[例]~浪白雲差池,黃粉油衫寄郎主(唐‧李賀〈江樓曲〉)。
蕭騷-辞源3
【蕭騷】㊀象聲詞。唐 鄭谷 鄭守愚文集三 燈詩:“蕭騷寒竹南窗淨,一局閒棋爲爾留。”指風動竹聲。唐 李中 碧雲集下 送圖上人歸廬山詩:“蕭騷紅樹當門老,斑駁蒼苔鎖徑閒。”指樹木聲。文苑英華三〇六 唐 羅隱 經耒陽杜工部墓詩:“紫菊馨香覆楚醪,奠君江畔雨蕭騷。”指雨聲。㊁水波擾動貌。唐 李賀 歌詩編四 江樓曲:“蕭騷浪白雲差池,黃粉油衫寄郎主。”㊂蕭條,淒涼。唐 杜荀鶴 唐風集上 晚泊金陵水亭詩:“江亭當廢國,秋景倍蕭騷。”㊃鬢髮稀疏貌。宋 張孝祥 于湖集八 罷歸呈同官詩:“臨分那忍别,風裹鬢蕭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