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舟-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藏舟壑舟
【出典】 《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也。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释义】 战国时庄子以藏舟于壑而终于被负走为喻,说明世间之物难以固藏使之不变,不亡。后常用以比喻人之难逃物化,作为哀挽死者的典故。
【例句】 ①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骆宾王《乐大夫挽词五首》其二851)这里借以哀挽乐大夫之死。②自有藏舟处,谁怜隙驷过。(骆宾王《丹阳刺史挽词三首》其一852)这里借以哀挽丹阳刺史之死。③壑舟今已去,宁有济川期。(赵彦昭《哭仆射鄂公杨再思》1089)这里借以哀挽杨再思之死。④今宵泉壑里,何处觅藏舟。(孟浩然《寻陈逸人故居》1649)这里借以对亡友陈逸人表示哀挽。
藏舟-汉语大词典
藏舟《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王先谦集解:“舟可负,山可移。宣云:‘造化默运,而藏者犹谓在其故处。’”后用以比喻事物不断变化,不可固守。
●唐骆宾王《乐大夫挽词》之二:“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
●唐岑参《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之二:“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