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中華語文大辭典
蘇軾苏轼ㄙㄨ ㄕˋsūshì人名(1036—1101),字子瞻,諡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洵之子,蘇轍之兄,世稱「大蘇」,父子三人合稱「三蘇」。天資聰穎,年少時即博通經史,與弟同登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進士,累官至翰林學士、禮部尚書。政治立場中立,在新、舊兩黨間均受排斥,又常針砭時政,仕途頗為坎坷,甚至遠謫黃州、惠州、儋州等地。在黃州時,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詞、文、賦皆所擅長,風格多樣,以豪放清曠為主,文與歐陽脩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兼善書畫,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畫則長於畫竹,為文人畫之典型。後人輯有《東坡全集》。
蘇軾-辞源3
【蘇軾】公元1037—1101年。宋 眉州 眉山人。字 子瞻。蘇洵次子。嘉祐二年進士。英宗時爲直史館。神宗 熙寧時 王安石行新法,軾上書論其不便,自請出外,通判 杭州,徙 湖州。以言者摘其詩語爲訕謗朝政,貶謫 黃州,築室於 東坡,自號 東坡居士。哲宗時召還,爲翰林學士、端明殿侍讀學士,曾知 登州 杭州 潁州,官至禮部尚書。紹聖中又貶謫 惠州 瓊州,赦還,明年卒於 常州。孝宗 隆興六年予謚 文忠。文章縱橫奔放,詩飄逸不羣,詞開豪放一派,書畫亦有名。當時 黃庭堅 晁補之 秦觀 張耒 陳師道等皆與交游。著有 易傳 書傳 論語説 仇池筆記 東坡志林等。後人輯其所作詩文奏牘等爲 東坡七集一百十卷。宋史三三八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