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藉-中華語文大辭典
蘊藉蕴藉ㄩㄣˋ ㄐ丨ㄝˋyùnjiè含蓄而不顯露。也作「醞藉」。[例]委婉~∣風流~∣意味~。
蘊藉-辞源3
【蘊藉】㊀寬容,包涵。同“醞藉”。藉,也作“籍”。史記一二二 義縱傳:“補 上黨郡中令。治敢行,少蘊藉。”索隱引 張晏云:“爲人無所避,故少所假借也。”假借,謂寬貸。後漢書三七 桓榮傳:“榮被服儒衣,溫恭有蘊籍。”注:“蘊籍,猶言寬博有餘也。”㊁含蓄。明史二八二 謝應芳傳:“詩文雅麗蘊藉,而所自得者,理學爲深。”㊂蓄積。後漢書八三 逸民傳 序:“漢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蘊藉義憤甚矣。是時裂冠毁冕相攜持而去之者,蓋不可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