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序-中華語文大辭典
蘭亭序兰亭序ㄌㄢˊ ㄊ丨ㄥˊ ㄒㄩˋlántínɡxù東晉‧王羲之行書名帖。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王羲之邀請謝安、孫綽、孫統等四十多位文人雅士聚於會稽山陰的蘭亭修褉,曲水流觴,飲酒作詩。詩集之首,即王羲之即席所作並書寫的〈蘭亭序〉。唐太宗生前曾命虞世南、褚遂良臨寫此帖並令弘文館拓搨書人趙模、馮承素等人進行嚮搨鉤摹,以馮承素等所摹神龍本最為著名。此帖原墨跡至唐太宗過世後,隨之埋葬昭陵。全篇筆力勁健遒美,筆勢自然含蓄,號為天下第一行書。南朝又名〈臨河序〉,唯文辭內容頗多不同;唐代又名〈蘭亭記〉、〈蘭亭〉;宋代又名〈修禊序〉、〈曲水序〉、〈蘭亭文〉、〈蘭亭序草〉、〈禊帖〉。
蘭亭序-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蘭亭序ㄌㄢˊ ㄊㄧㄥˊ ㄒㄩˋlán tíng xù蘭亭集序的簡稱。參見「蘭亭集序蘭亭集序」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