虺蛇-汉语大词典
虺蛇毒蛇。亦喻恶人。
●《淮南子·本经训》:“虎豹可尾,虺蛇可蹍,而不知其所由然。”
●《后汉书·段颎传》:“今傍郡户口单少,数为羌所创毒,而欲令降徒与之杂居,是犹种枳棘于良田,养虺蛇于室内也。”
●明徐复祚《投梭记·渡江》:“生平性格似虺蛇,腹有戈矛脸有花。”
●郭沫若《访花园口》诗:“居民百万成鱼鳖,国贼一夫正虺蛇。”
土虺蛇-辞源3
【土虺蛇】虺,huǐ。毒蛇名。卽蝮蛇。漢書三三 田儋傳“蝮蠚(螫)手則斬手,蠚足則斬足”唐 顔師古 注:“螫人手足則割去其肉,不然則死。虺若土色,所在有之,俗呼土虺。”爾雅 釋魚“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清 郝懿行 義疏:“爾雅所釋,乃是土虺,今山中人多有見者。福山 棲霞謂之土腳蛇,江 淮閒謂之土骨蛇。”章炳麟 新方言十 釋動物:“説文:‘虫,一名蝮。’爾雅作虺。今自 淮 漢以南稱土虺蛇,亦云土骨蛇。”或譌爲土灰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