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彗星名。古代以为星出,主有征伐之事。《吕氏春秋·明理》:“有其状若众植华以长,黄上白下,其名蚩尤之旗。”《晋书·天文志中》:“﹝妖星﹞六曰蚩尤旗,类彗而后曲,象旗。”宋 洪迈《容斋五笔·丙午丁未》:“武帝 元光 元年为丁未,长星见,蚩尤旗亘天。”清 魏源《次韵前出塞》之二:“但明大理星,何畏蚩尤旗。”
2.相传 蚩尤 冢所出的赤气。《史记·五帝本纪》“遂禽杀 蚩尤”南朝 宋 裴駰 集解:“《皇览》曰:‘蚩尤 冢在 东平郡 寿张县 闞乡 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絳帛,民名为 蚩尤 旗。’”
3.画有 蚩尤 形象的旗。《云笈七籤》卷一百:“帝令画 蚩尤 之形於旗上,以厌邪魅,名 蚩尤 旗。”
蚩尤旗-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蚩尤旗
【出典】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蚩尤之旂,类慧而后曲,象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
【释义】 蚩尤旗为星名。古代星象家认为,蚩尤旗出现象征王者征服四方。唐诗中用为典实。
【例句】 中宵倚长剑,起视蚩尤旗。(刘禹锡《和董庶中古散调词赠尹果毅》3979)这里用本典表示主人公讨敌立功的气概。
蚩尤旗-辞源3
【蚩尤旗】㊀古人所謂雜星氣。類彗而後曲,像旗。古代謂星出象有征伐之事。呂氏春秋 明理:“有其狀若衆植雚以長,黃上白下,其名蚩尤之旗。”參閲 史記 天官書、晉書 天文志中 雜星氣。㊁傳説 蚩尤冢所出的赤氣。史記 五帝紀“遂禽殺 蚩尤”集解:“皇覽曰:‘ 蚩尤冢在 東平郡 壽張縣 闞鄉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氣出,如匹絳帛,民名爲 蚩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