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成渠-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血流成渠㊣ㄒㄩㄝˋ ㄌㄧㄡˊ ㄔㄥˊ ㄑㄩˊ (又音)ㄒㄧㄝˇ ㄌㄧㄡˊ ㄔㄥˊ ㄑㄩˊ釋義所流的血足以形成溝渠。形容戰場上死傷的慘重。三國演義・第一〇一回:「蜀兵奮力追殺:殺得那雍、涼兵屍橫遍野,血流成渠。」水滸後傳・第二十六回:「劉猊丟甲丟盔而走,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渠,又折了二千多兵。」亦作「血流成河」。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27932血流成渠備註頻5書實用成語辭典(1)(2)(2)、中國成語大辭典、活用成語分類辭典(上)(下)、成語大辭典(上)(下)、成語典號FL00000036841
血流成渠-中华成语大词典
血流成渠
【拼音】:xuè liú chéng qú
解释
鲜血流成了河。形容死伤的人极多。
出处
清·陈忱《水浒后传》:“刘猊丢甲丢盔而走,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又折了二千多兵,退到万庆寺喘急方定。”
示例
清·陈忱《水浒后传》:“刘猊丢甲丢盔而走,杀得尸横遍野,~,又折了二千多兵,退到万庆寺喘急方定。”
近义词
血流成川、血流成河
反义词
兵不血刃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战争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