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危-汉语大词典
行危1.行为正直。语出《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亢仓子·贤道》:“有识之士,行危而色不可疏,言逊而理不可拔。”
2.做危险的事。
●《史记·穣侯列传》:“愿君熟虑之而无行危。”
●《史记·刺客列传》:“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危行危言-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危行危言
【出典】 《论语·宪问》:“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释义】 危言危行意为言行正直,孔子认为人处政治清明之世,应以此原则为准绳。后世作称美直臣的典故。
【例句】 危行危言者,从天落海涯。(贯休《送谏官南迁》9338)这里以“危行危言者”喻谏官,对他因直言忠谏,被贬南迁,表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