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中華語文大辭典
行在ㄒ丨ㄥˊ ㄗㄞˋxínɡzài原指帝王所在的地方;後專指帝王巡幸所到的地方。也作「行在所」。[例]到~供職。
行在-辞源3
【行₂在】㊀本作“行在所”。封建帝王所在的地方。史記一一一 衛將軍傳:“右將軍 蘇建盡亡其軍,獨以身得亡去,自歸大將軍。……遂囚 建詣行在所。”集解:“蔡邕曰:天子自謂所居曰行在所,言今雖在京師,行所至耳。巡狩天下,所奏事處皆爲宮。”後專指帝王所至之地。唐 杜甫 杜工部草堂詩箋十有 喜達行在所三首。㊁ 宋 高宗南渡,建都 臨安(今 浙江 杭州),稱 臨安爲行在,示不忘舊都 汴梁,而以 臨安爲行都之意。宋史 高宗紀六:“八年…… 張通古 蕭哲至行在,……是歲,始定都于 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