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中華語文大辭典
行書行书ㄒ丨ㄥˊ ㄕㄨxínɡshū漢字字體之一。比草書工整,比楷書活潑。
行書-辞源3
【行₂書】㊀書法的一體。筆勢居乎草書楷書之間。始於 漢末,以其ॳѦؓ,流通至今。宣和書譜七 行書敘論:“自隸法掃地而真幾於拘,草幾於放,介乎兩間者,行書有焉。於是兼真則謂之真行,兼草則謂之行書。爰自 西漢之末有 潁川 劉德升者,實爲此體。而其法蓋貴ॳѦؓ,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㊁ 明 清書坊所刻八股文選集。所選大都爲舉人中式的作品。儒林外史二十:“自從那年到 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書、行書、名家的稾子,還有 四書講書,五經講書,古文選本——家里有個帳,共是九十五本。”參見“行₂卷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