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烛-汉语大词典
衔烛1.口含火炬。
●《楚辞·天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汉王逸注:“言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
●晋陆机《演连珠》之三八:“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
●隋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
2.指口含蜡烛。
●《旧唐书·西戎传·高昌》:“文泰又献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
龙衔烛-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龙衔烛
【出典】 《楚国》战国楚·屈原《天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东汉·王逸注:“言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淮南子·地形训》:“烛龙在雁门外,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东汉·高诱注:“委羽,北方山名。一曰:龙衔烛以照太阴,盖长千里,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
【释义】 古代神话云,天西北日光不照处,有神人面龙身,衔烛而照。诗词中常用以喻指太阳。
【例句】 记五更、联句失弥明,龙衔烛。(辛弃疾《满江红·和傅岩叟香月韵》1954)这里以“龙衔烛”喻指太阳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