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鉢-辞源3
【衣鉢】佛教僧尼的袈裟和食器。金剛經:“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 舍衛大城乞食,……飯食訖,收衣鉢。”中國禪宗初祖至五祖師徒間傳授道法,常付衣鉢爲信證,稱爲衣鉢相傳。舊唐書一九一 神秀傳:“昔 後魏末,有僧 達摩者,……得禪宗妙法,云自 釋迦相傳,有衣鉢爲記,世相付授。”後又泛指師傳的學問、技能等。宋 楊萬里 誠齋集三八 贈王婿時可詩:“兩家不是無家法,何須外人問衣鉢。”中興以來絶妙詞選二 張安國(孝祥)鷓鴣天 長沙餞劉樞密:“他年真肯傳衣鉢,今日先須釂一觴。”參見“傳衣鉢”。
傳衣鉢-辞源3
【傳衣鉢】師徒傳受繼承的泛稱。衣,袈裟;鉢,食具。佛教禪宗自初祖至五祖皆以衣鉢相傳,作爲傳法的信證,六祖以後不再傳。又 唐 宋時應試人與主司名第相同也叫傳衣鉢。宋 范質舉進士,翰林學士 和凝典試,很欣賞 質的文章,凝自以第十三名登第,因此也把 范質列爲第十三名,貢闈中謂之傳衣鉢。參閲 宋釋 文瑩 玉壺清話六、宋史二四九 范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