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āng shì
1、[
点缀]diǎn zhuì
diǎn zhuì的又音。义同“点缀diǎn zhuì”。
2、[
打扮]dǎ ban
1.使容貌和衣着好看;装饰:参加国庆游园,得~得漂亮点儿。节日的天安门~得格外壮观。
2.打扮出来的样子;衣着穿戴:学生~。看他的~,像是一个教员。
3、[
装帧]zhuāng zhēn
指书画、书刊的装潢设计(书刊的装帧包括封面、版面、插图、装订形式等设计):~考究。
4、[
粉饰]fěn shì
涂饰表面,掩盖污点或缺点:~门面。~太平。
5、[
装点]zhuāng diǎn
装饰点缀:~门面。
6、[
妆饰]zhuāng shì
1.打扮:精心~。
2.打扮出来的样子:~俏丽。
7、[
掩饰]yǎn shì
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错误。~不住内心的喜悦。
8、[
妆点]zhuāng diǎn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元 乔吉《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元 薛昂夫《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清 吴伟业《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天竺,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万松岭,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宋 吕祖谦《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4.装饰,打扮。南朝 陈后主《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清 吴伟业《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5.谓点缀。唐 冯贽《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午桥庄 小儿坡,茂草盈里。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明 高攀龙《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6.指修饰文字。清 黄宗羲《<山翁禅师文集>序》:“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清 恭士《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7.渲染敷衍。清 王韬《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9、[
装束]zhuāng shù
1.打扮:~朴素大方。
2.整理行装:~完毕。
10、[
修饰]xiū shì
1.修整装饰使整齐美观:~一新。
2.梳妆打扮:略加~,就显得很利落。
3.修改润饰,使语言文字明确生动:你把这篇稿子再~一下。
11、[
缀饰]zhuì shì
点缀装饰。《宋书·五行志五》:“﹝ 孙皓 ﹞寻还 建业,又起新馆,缀饰珠玉,壮丽过甚。”宋 苏辙《祭欧阳少师文》:“嗟维此时,文律頽毁,奇邪譎怪,不可告止。剽剥珠贝,缀饰耳鼻,调和椒薑,毒病唇齿。”叶圣陶《线下·一个青年》:“他又发见她的左颊上有一点细细的痣,鲜红如朱,这足以增加她的娬媚,远胜于那些人工的缀饰。”
12、[
装修]zhuāng xiū
在房屋工程上抹面、粉刷并安装门窗、水电等设备:~门面。内部~,暂停营业。
13、[
装潢]zhuāng huáng
1.装饰物品使美观(原只指书画,今不限):~门面。墙上挂着红木镜框~起来的名画。
2.物品的装饰:这个茶叶罐的~很讲究。
14、[
装璜]zhuāng huáng
1.装饰物品。
2.物品的装饰。
15、[
化妆]huà zhuāng
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16、[
装扮]zhuāng bàn
1.打扮:节日的广场~得分外美丽。
2.化装:他~成算命先生进城侦察敌情。
3.假装:巫婆~神仙欺骗人。
17、[
包装]bāo zhuāng
1.在商品外面用纸包裹或把商品装进纸盒、瓶子等:定量~。~商品要注意质量。
2.指包装商品的东西,如纸、盒子、瓶子等:~美观。运输不慎,~破损严重。
3.比喻对人或事物从形象上装扮、美化,使更具吸引力或商业价值:~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