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孤 -中国文化史辞典
簡稱“孤”。在宋元戲曲中演員所扮各色官員稱“孤”。南宋吳自牧《夢粱錄》“妓樂”條載宋雜劇、金院本演出人員:“末泥色主張,引戲色分付,副淨色發喬,副末色打諢,或添一人名曰裝孤。”元陶宗儀《輟耕錄》記載宋金戲劇演出人員情況同,惟裝孤作“孤裝”。裝孤、孤裝,都是扮官員。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孤,當場裝官者。”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四折:“〔外扮孤引張千上〕〔詩雲〕聲名德化九重聞,良夜家家不閉門。雨後有人耕綠野,月明無犬吠花村。小官鄭州守李公弼是也。”李公弼是清官,所以由外扮孤。而貪官一般由淨扮,如《竇娥冤》的桃杌太守,《灰闌記》裏的鄭州守等,均作“淨扮孤”。
裝孤-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裝孤ㄓㄨㄤ ㄍㄨzhuāng gū宋元雜劇中扮演官員的腳色。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末泥色主張,引戲色分付,副淨色發喬,副末色打諢,又或添一人裝孤。」《水滸傳.第八二回》:「這五人引領著六十四回隊舞優人,百二十名散做樂工,搬演雜劇,裝孤打攛。」也作「妝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