褻狎-中華語文大辭典
褻狎亵狎ㄒ丨ㄝˋ ㄒ丨ㄚˊxièxiá1.〈書〉親近,寵愛。[例]皇太子勇引為學士,甚~之(《隋書・卷七十六・文學列傳・劉臻》)│坦之得出入後宮,帝~宴遊(《資治通鑑・卷一三九・齊紀五・高宗明皇帝上》)。2.〈書〉舉止輕佻;行為放蕩。[例]塞陰邪之路,屏~之臣,制侵凌迫脅之心(《舊唐書・卷一九○下・文苑列傳・劉蕡》)│人主治國必自齊家始,家之不能齊者,不能防其漸也。始於~,終於恣橫(《宋史・卷三九八・倪思列傳》)。
褻狎-辞源3
【褻狎】㊀親近寵幸。三國志 魏 齊王芳紀 正始八年尚書 何晏奏:“季末闇主,不知損益,斥遠君子,引近小人,忠良疏遠,便辟褻狎,亂生近暱,譬之社鼠。”㊁輕慢。北史 韓麒麟傳附 韓顯宗上言:“諸宿衛内直(值)者,宜令武官習弓矢,文官諷書傳。無令繕其蒲博之具,以成褻狎之容,徒損朝儀,無益事實。”唐 韓愈 昌黎集一 南山詩:“雖親不褻狎,雖遠不悖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