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帶-中華語文大辭典
襟帶襟带ㄐ丨ㄣ ㄉㄞˋjīndài1.〈書〉衣襟和腰帶。[例]未嘗解~(《後漢書‧卷六十下‧蔡邕列傳》)。2.〈書〉如襟似帶。比喻山川屏障環繞,地勢險要。[例]以中夏為喉舌,不以關陲為~也(清‧侯方域〈定鼎說〉)。
襟帶-辞源3
【襟帶】㊀衣襟和腰帶。後漢書六十下 蔡邕傳:“邕性篤孝,母常滯病三年,邕自非寒暑節變,未嘗解襟帶。”㊁謂山川屏障環繞,如襟如帶。比喻地勢險要。文選 漢 張平子(衡)西京賦:“巖險周固,襟帶易守。”又 晉 陸士衡(機)辯亡論下:“懸旍江介,築壘遵渚,襟帶要害,以止 吳人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