襴衫-辞源3
【襴衫】古代士人之服。明 清爲秀才舉人公服。以白細布爲之,圓領大袖,下施橫襴爲裳,腰間有襞積。唐 韋絢 劉賓客嘉話錄:“大司徒 杜公在 維揚也,嘗召賓幕閒語:‘我致政之後,必買一小駟八九千者,飽食訖而跨之,著一麤布襴衫,入市看盤鈴傀儡,足矣。’”宋 王禹偁 小畜集七 寄碭山主簿朱九齡詩:“利市襴衫拋白紵,風流名紙寫紅箋。”參閲 宋史 輿服志五、明 俞汝楫 禮部志稾十八 生員巾服。
襴衫-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襴衫ㄌㄢˊ ㄕㄢlán shān古代讀書人的家常服飾。《宋史.卷一五三.輿服志五》:「襴衫,以白細布為之,圓領大袖下施橫襴為裳,腰間有辟積。進士及國子生、州縣生服之。」《土風錄.卷三.襴衫》:「按綱目集覽,馬周以三代布深衣,因於其下著衫及裙,名曰襴衫。以為上士之服。……或云當為藍衫。」也作「藍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