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中華語文大辭典
西山ㄒ丨 ㄕㄢxīshān1.山名。北京西郊群山的總稱。屬太行山脈。南起拒馬河,北至南口附近的關溝,西北接軍都山。有百花山、東靈山、妙峰山、香山、翠微山、盧師山、玉泉山等,呈東北至西南走向。為京郊名勝地,著名勝蹟有西山八大處。2.山名。位於雲南昆明西南、滇池西岸。山脈聯綿,包括高嶢山、華亭山、太華山、太平山、羅漢山諸峰。最高峰美女峰,海拔2511公尺。林木參天,有華亭寺、太華寺、三清閣等眾多古蹟。山腰有聶耳墓。屬昆明滇池風景名勝區。也作「碧雞山」。3.山名。位於四川盆地東北。是川中丘陵和川東平行嶺谷的天然界山,山脈呈東北至西南走向,長300餘公里,平均海拔700至1000公尺,主峰高登山,為四川盆地最高峰,次峰為寶鼎山,海拔1586公尺,是川東佛教聖地。也作「華鎣山」。4.〈書〉西方的山。[例]但以劉日薄~,氣息奄奄(《文選‧李密‧陳情事表》)。
西山-辞源3
【西山】㊀西方之山。易 隨:“王用亨(享)于西山。”引申謂日没之處。文選 漢 王仲宣(粲)從軍詩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又 晉 李令伯(密)陳情表:“但以 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㊁山名。全國以西山爲名者甚多,尤著名者爲:1.北京西郊名勝,在今 北京市西。爲 太行山支脈,衆山連接,山名甚多,總名爲 西山,又名 小清涼。所謂 北京八景之一的 西山霽雪,指此。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十一 順天府 宛平縣。2.卽 首陽山。在今 山西 永濟市西南。相傳 商末 伯夷 叔齊不仕 周,隱於 首陽山,卽此。參閲 史記六一 伯夷傳。3.卽 房山,又名 王母山。在今 河北 平山縣西北。後漢 章帝 元和三年至 趙,祠 房山; 五代 梁 趙王 鎔盛飾館宇於 西山,卽此。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十四 真定府 平山縣 房山。4.又名 蒙山。在今 山西 太原市西。後周 楊忠會 突厥,從 西山而下; 唐 河東將 李嗣昭爲 汴軍所敗,依 西山得還,指此。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四十 太原縣 蒙山。5.一名 南昌山,又名 洪崖 伏龍山 厭原山。在今 江西 新建縣西。連屬三百餘里。相傳 明太祖幸 南昌,放 陳友諒所畜鹿於 西山,卽此。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八四 新建縣 西山。參見“洪崖㊁”。6.在今 福建 建陽市西。宋 朱熹弟子 蔡元定曾讀書於此。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九七 建陽縣 西山。7.本名 西巖山。在今 福建 浦城縣西。上有西山精舍,爲 宋 真德秀講學之處。參閲 宋史四三七 真德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