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崑體-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西崑體ㄒㄧ ㄎㄨㄣ ㄊㄧˇxī kūn tǐ詩體名。宋初楊億、錢惟演、劉筠等相互唱和,有《西崑酬唱集》行世,後世稱他們詩體為「西崑體」。其特色為模擬李商隱詩風,詞藻富麗,聲調鏗鏘,好用僻典,末流或失於餖飣晦澀。宋.歐陽修《六一詩話》:「蓋自楊劉唱和,西崑集行,後進學者爭效之,風雅一變,謂西崑體。」
西崑體-辞源3
【西崑體】北宋 真宗 景德初年,楊億 劉筠 錢惟演等人受詔編纂 歷代君臣事跡,編書之餘,詩歌唱和。億以所作唱和之詩,編爲一卷,名 西崑酬唱集。其詩多咏史、咏物,間有諷諭,大抵宗奉 唐 李商隱、唐彦謙等,追求詞藻,好用典故,文字綺麗,而語意輕淺,一時慕之,號西崑體。亦ॳѧȱ崑體。宋 歐陽脩 六一詩話:“蓋自 楊 劉唱和,西崑集行,後進學者爭效之,風雅一變,謂之崑體。”金 元好問 遺山集十一 論詩絶句之十二:“望帝春心託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 鄭箋。”後亦稱 楊億 劉筠等人所作駢儷之文爲“西崑體”。如 宋 趙彦衛 雲麓漫鈔八:“本朝之文,循 五代之舊,多駢儷之詞,楊文公始爲西崑體,穆伯長 六一先生以古文倡,學者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