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羅學 -中国文化史辞典
清代宗學的一種。清初只設宗學,專供皇族子孫及宗室子弟入學。後來生齒日眾,宗學不能容納愛新覺羅氏族子弟,遂於雍正七年(1729年),令八旗衙門各設覺羅學,以供八至十歲的覺羅子弟聰秀者入學就讀。每學由王公一人總其事,副管二人,由覺羅中選老成練達,品行端方者充任。課程為滿書、漢書(經史)及騎射三科。春秋考核,學滿三年,由欽派大臣會同宗人府考試,分別獎懲。學成,同族人同應歲、科試及鄉、會試,並考用中書、筆帖式。滿書、騎射各設教習一人;漢書教習每十名學生設一人。盛京(沈陽)合宗室與覺羅為一學,名曰“盛京宗室覺羅學”,凡居盛京宗室覺羅子弟,擇其聰秀者入學讀書;以將軍及奉天府尹總其事,設總副管;滿書、漢書、騎射教習與京師覺羅學同。
覺羅學-辞源3
【覺羅學】清代貴族子弟的學校。宗人府設立宗學,教習宗室。設覺羅學,教習皇族覺羅子弟。規定八歲至十八歲有志讀書,及十九歲以上已讀書願就學者皆可入學,在内讀書學射,兼習 滿 漢文。學成,可參加歲科和鄉會試,並攷用中書、筆帖式等官。見 清會典事例四 宗人府 八旗覺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