訛頭-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訛頭ㄜˊ ˙ㄊㄡé tou隱私、過錯。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三二.訛》:「京師姦宄叢集,游手成群,有謂之把棍者,有謂之拏訛頭者。」《文明小史.第六回》:「因他二位與黃舉人有點瓜葛,就此想去起他的訛頭。」也作「囮頭」。
訛頭-辞源3
【訛頭】過錯,把柄。清 顧炎武 日知錄三二 訛:“(明光宗)泰昌元年八月,御史 張潑言:京師姧宄叢集,游手成羣,有謂之把棍者,有謂之拏訛頭者。”原注:“偵知一人作姧,則尾隨其後,陷人於罪,從而嚇詐金錢,謂之拏訛頭,卽 漢律所謂恐愒受賕。”紅樓夢九三:“都是那些混賬東西在外頭撒野擠訛頭。”擠訛頭,猶言訛詐強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