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中華語文大辭典
詔令诏令ㄓㄠˋ ㄌ丨ㄥˋzhàolìnɡ1.皇帝頒布命令。[例]~百姓│~天下。2.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發命令、文告等文書。如冊文、制、敕、詔、誥等。
詔令 -中国文化史辞典
皇帝、皇後對臣下的命令或文告的總稱。如西漢的《高帝求賢詔》、《武帝求茂材異等詔》等。皇帝下達的文書還有“制”和“誥”。古稱帝王的命令為制。《禮·曲禮》注:“制謂君教令,所使為之。”帝王下達的任命或封贈文書稱為“誥”。唐代稱制不稱誥,宋代則制、誥通稱。制、誥一般都由大臣起草代擬。如歐陽修的《歐陽文忠公集》、蘇軾的《東坡七集》中都有內制集和外制集,就全部是代皇帝起草的制誥。此外,還有敕、策令、教等名。檄,是詔令的一個附類,用來曉諭或聲討罪惡。它不一定是皇帝發出的,有時候也可能是敵國互相聲討,或所謂“討賊”。唐朝駱賓王的《討武曌檄》就是這一類文字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