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談柄ㄊㄢˊ ㄅㄧㄥˇ (又音)ㄊㄢˊ ㄅㄧㄥˋtán bǐng (又音)tán bìng①話柄,可供談笑的言行。唐.白居易〈論嚴綬狀〉:「且嚴綬在太原之事,聖聰備聞,天下之人,以為談柄。」②古人談話時手裡所拿的拂塵。也稱為「講麈」。
談柄-辞源3
【談柄】古人清談,多執麈尾,僧人講法或執如意,故有談柄之名。北周 庾信 庾子山集四 送炅法師葬詩:“玉匣摧談柄,懸河落辯鋒。”後來泛指可作談話的資料。唐 韋絢 劉賓客嘉話錄 序:“退而默記,今錄之,號曰 劉公嘉話錄,傳之好事,以爲談柄也。”(説郛二一)參閲 唐 蘇鶚 杜陽雜編中、清 高士奇 天祿識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