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華語文大辭典
論語论语ㄌㄨㄣˊ ㄩˇlúnyǔ書名。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共二十篇。主要記載孔子與弟子的言行,為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資料。唐代時列為十三經之一,宋代時列為四書之一。三國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論語 -中国文化史辞典
儒家經典之一。孔子弟子所編纂。通觀全書,似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既有孔門弟子所記,也有一部分或為孔門後學所記。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相互議論。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主要資料。《論語》在漢代有三種不同的本子,即《魯論》、《齊論》、《古論》。後經東漢鄭玄混合各本而成今本,共二十篇,被東漢官府列為七經之一。南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年),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並作《集注》。《論語》的文體是純粹的語錄體,章節簡短,一言一事各自起訖,前後不相屬,也無長篇議論。言簡意深,耐人回味。注釋有三國魏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昺《論語正義》、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今人楊伯峻《論語譯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