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宮調-中華語文大辭典
諸宮調诸宫调ㄓㄨ ㄍㄨㄥ ㄉ丨ㄠˋzhūɡōnɡdiào起源於北宋,流行於南宋、金、元間的說唱文學。因由許多宮調不同的曲牌所組成,故稱。如金‧董解元的《西廂記》。
諸宮調 -中国文化史辞典
宋金元說唱藝術。有說有唱,以唱為主。因用多種宮調演唱長篇故事,故名。北宋神宗時,山西澤州人孔三傳首創。早期諸宮調已無傳本,金元諸宮調亦僅存三種,以金《董解元西廂記》首尾最完整,篇幅最長;金無名氏《劉知遠還鄉白兔記》殘缺近三分之二;元王伯成《天寶遺事》僅存六十套曲文。諸宮調對宋元南戲和北雜劇的正式形成有直接影響,如從《董西廂》到《王西廂》的過渡;《張協狀元》本末的介紹,即是用諸宮調這一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