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仙-中華語文大辭典
謫仙谪仙ㄓㄜˊ ㄒ丨ㄢzhéxiān1.〈書〉貶居凡間的仙人。[例]仲死,民人取仲屍棄水中,收其藥賣之。……復來至寧。北方謂之~人焉。(漢‧劉向《列仙傳‧卷上‧瑕丘仲》)2.〈書〉稱譽才情超卓的人。如漢朝東方朔、唐朝李白、宋朝蘇軾等都曾被譽為「謫仙」。[例]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唐‧李白〈玉壺吟〉)|少陵無人~死,才薄將奈石鼓何(唐‧韓愈〈石鼓歌〉)|蘇子瞻文章議論,獨出當世,風格高遠,真~人也(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四‧才識》)。
謫仙-辞源3
【謫仙】㊀謫居世間的仙人。古人往往稱譽才行高邁的人爲謫仙,言非人間所有。南齊書 杜京産傳:“會稽 鍾山有人姓 蔡,不知名。山中養鼠數十頭,呼來卽來,遣去便去……時謂之謫仙。”唐 李白 李太白詩七 玉壺吟:“世人不識 東方朔,大隱 金門是謫仙。”㊁ 李白初至 長安,賀知章讀其所示 蜀道難,歎爲謫仙人。見 唐 孟棨 本事詩 高逸、李白 李太白詩二三 對酒憶賀監 序。後因以謫仙指 李白。唐 韓愈 昌黎集五 石鼓歌:“少陵無人 謫仙死,才薄將柰石鼓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