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剂盐梅-中华成语大词典
调剂盐梅
【拼音】:tiáo jì yán méi
解释
盐、梅:调味品。比喻协调、平衡不同的力量和因素,多指宰相职责。后也指调解家庭矛盾。
出处
《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示例
我一向原没学问,只因两个房下动了曲直之味,我~,燮理阴阳,平白添了许多大学问。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九回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调剂盐梅-典故小词典
也作“调鼎”、“调梅”、“调盐”、“调羹”、“调和鼎鼐”。均用作宰相职务的比喻。
〔出典〕参见〔盐梅〕。
〔用例一〕宋代欧阳修《又回富( 弼) 相公谢书》:“出纳机务, 虽为于要任;调和鼎鼐, 当正于鸿钧。”(“出纳机务”、“调和鼎鼐”,均指富弼身任宰相要职。“正于鸿钧”, 是希望他正确运转国家这部大机器。钧: 原是制陶瓷的机器,运转不当, 就会制造废品。鸿钧,指国家大权。)〔用例二〕清代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九回:“我调剂盐梅, 燮理阴阳, 平添了多大学问。”
〔用例三〕唐代钱起《奉和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使出塞》:“德佐调梅用, 忠输击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