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尊而光-中华成语大词典
谦尊而光
【拼音】:qiān zūn ér guāng
解释
尊者谦虚而显示其美德。
出处
《周易·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示例
公子原是说自己不通庶务,不想惹得老人家也‘~’起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用于教人谦虚
谦尊而光-汉语大词典
谦尊而光谓尊者谦虚而显示其光明美德;谦虚。语本《易·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孔颖达疏:“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卑谦而不可逾越。”
●阮元校勘记:“《集解》作‘卑者有谦而不逾越’。”一说,尊,通“撙”。退让。
●王引之《经义述闻·周易下》:“尊读撙节退让之撙……尊与退让同义。”
●《魏书·李彪传》:“先皇有大功二十,加以谦尊而光,为而弗有,可谓四三皇而六五帝矣。”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公子原是说自己不通庶务,不想惹得老人家也‘谦尊而光’起来。”亦省作“谦光”、“谦尊”。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今听所执,出表示外,以章公之谦光焉。”
●唐柳宗元《为百官上尊号表》之二:“伏惟皇帝陛下,允恭克让,约己谦尊,参天雨地之功,为而不有,安上理人之德,置而不论。”
●《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安老爷向来诸处谦光,只有遇着人拜他作老师,从不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