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冯道传》:明宗问曰:“天下虽丰,百姓济否?”道曰:“谷贵饿农,谷贱伤农。”
宋-薛居正-一二六-《旧五代史.冯道传》:谷贱伤农,此常理也。
现当代-梁斌-三十一-《红旗谱》:工业品贵,农业品贱,谷贱伤农,农村经济一历历破产了!
现代-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谷贱伤农,你那个粮价那么便宜,农民就不种粮食了
现代-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谷贱伤农的古语成为都市间报上的时行标题。
gǔ jiàn shāng nóng
1、谷贱伤农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我国历代统治者对这一点都很重视。
2、“谷贱伤农”的古语成为都市间报上的时行标题。
3、既防止“米贵伤民”,也要防止“谷贱伤农”。
4、包括周望军在内,许多中国官员担心“谷贱伤农,米贵伤民”。
5、如果是在二十世纪,我一定会非常着急,因为谷贱伤农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6、这位负责人说,“谷贱伤农,米贵伤民”。
7、农民反而担心到时候谷贱伤农了。
8、既要防止谷贱伤农,又要防止米贵伤民。
9、听了李牧的话,几人都沉默了下来,谷贱伤农,对于以农业为主的河谷村来说,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挣脱这个枷锁。
10、统收意味着不会出现严重的谷贱伤农的事情,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盘活南洋的经济。
11、他同时指出,中国粮食供求关系、市场波动仍然复杂,存在“谷贱伤农、米贵伤民”调控的两难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