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

艺空字典 > 豫州

豫州的拼音

yù zhōu

豫州的同音词

拼音为yù的汉字
拼音为zhōu的汉字
拼音为yu的汉字
拼音为zhou的汉字

豫州的基础解释

1.古九州之一。《书·禹贡》:“荆 河 惟 豫州。”《周礼·夏官·职方氏》:“河 南曰 豫州。” 2.汉 以来所设置的州名。初为 汉武帝 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 淮河 以北、伏牛山 以东 豫东、皖北 地。东汉 治所在 谯(今 安徽省 亳州市),三国 魏 以后屡有移徙,辖境亦伸缩不常。东晋、南朝 时治所最北在 悬瓠城(今 河南 汝南),最南在 邾城(今 湖北 黄冈 西北)。辖境最大时相当今 江苏、安徽 长江 以西,安徽省 望江县 以北的 淮河 南北地区。经常只辖有今 安徽 淮河 以南部分地区。北魏 治所在 悬瓠城。隋 大业 初因改 洛州 为 豫州(后即改 河南郡),乃先后改此为 溱州、蔡州。地处中原冲要,为 东晋、南北朝 时战争重地。

豫州的详细解释

  1. 古九州之一。

    《书·禹贡》:“ 荆 河 惟 豫州 。”《周礼·夏官·职方氏》:“ 河 南曰 豫州 。”

  2. 汉 以来所设置的州名。初为 汉武帝 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 淮河 以北、 伏牛山 以东 豫东 、 皖北 地。

    东汉 治所在 谯 (今 安徽省 亳州市 ), 三国 魏 以后屡有移徙,辖境亦伸缩不常。 东晋 、 南朝 时治所最北在 悬瓠城 (今 河南 汝南 ),最南在 邾城 (今 湖北 黄冈 西北)。辖境最大时相当今 江苏 、 安徽 长江 以西, 安徽省 望江县 以北的 淮河 南北地区。经常只辖有今 安徽 淮河 以南部分地区。 北魏 治所在 悬瓠城 。 隋 大业 初因改 洛州 为 豫州 (后即改 河南郡 ),乃先后改此为 溱州 、 蔡州 。地处中原冲要,为 东晋 、 南北朝 时战争重地。


豫州的按字解释

豫州的词典解释

豫州-辞源3

【豫州】㊀古九州之一。書 禹貢:“荆 河惟 豫州。”傳:“西南至 荆山,北距 河水。”爾雅 釋地:“河南曰 豫州。”疏:“李巡曰:河南其氣著密,厥性安舒,故曰豫。豫,舒也。”㊁州名。漢以後皆置 豫州,惟治所無常,地域屢變。初爲 漢 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下轄 潁川 汝南 沛三郡及 梁 魯二國,約當今 河南南部、淮河以北 伏牛山以東之 豫東 皖北及 江蘇西北角和 山東西南角,無常治。東漢始治 譙(今 安徽 亳州市),三國 曹魏治 安城縣(今 河南 正陽縣東北、南汝河西南岸),西晉治 陳縣(今 河南 淮陽縣)。十六國 前趙移治 許昌縣(今 河南 許昌市東),前秦改 豫州爲 東豫州,另置 豫州治 洛陽縣(今 河南 洛陽市東北)。南朝 宋設有 南豫州,治所在 姑孰(今 安徽 當塗縣),南朝 齊除 南豫州外,又有 豫州,治所 壽春(今 安徽 壽縣)。北魏立 豫州,治 虎牢(今 河南 滎陽市 汜水鎮)。後得 汝南,改 司州爲 豫州,治 懸瓠城(今 河南 汝南縣),以 虎牢爲 北豫州。北周改 豫州爲 舒州。隋初復爲 豫州,大業初又改名 蔡州,另置 豫州治 洛阳(今 河南 洛陽市)。另,東晉 咸和四年僑置 豫州於 蕪湖縣(今 安徽 蕪湖市東)。咸康四年後遷徙頻仍,先後治 邾城(今 湖北 黃岡市西北)、蕪湖、牛渚(今 安徽 馬鞍山市西南 采石磯)、歷陽(今 安徽 和縣)、馬頭(今 安徽 懷遠縣 南淮河南岸)、譙、姑孰、壽春等地。參閲 歷代地理沿革表一 部表。

豫州-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豫州ㄩˋ ㄓㄡyù zhōu地名。古九州之一,包括今河南及山東舊曹州、湖北舊襄陽、鄖陽等地。

豫州的引证

豫州的成语故事

豫州的例句

豫州的成语接龙

豫州的组词

豫州的近义词

豫州的反义词

相关字词

豫州的反义词 豫州的近义词 豫州的同音词 幽州 冀州 雍州 并州 州郡 凉州 江东 青州 豫州的豫是什么意思 豫州的州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豫州的词语
  • 豫能组什么词
  • 豫能组什么词语
  • 豫可以组什么词
  • 豫可以组什么词语
  • 豫字可以组什么词
  • 豫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豫字能组什么词
  • 豫字能组什么词语
  • 豫字开头的成语
  • 豫字结尾的成语
  • 州能组什么词
  • 州能组什么词语
  • 州可以组什么词
  • 州可以组什么词语
  • 州字可以组什么词
  • 州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州字能组什么词
  • 州字能组什么词语
  • 州字开头的成语
  • 州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