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辞源3
【豫章】㊀木名。樟類。左傳 哀十六年:“抉豫章以殺人而後死。”注:“豫章,大木。”淮南子 脩務:“豫章之生也,七年而後知,故可以爲棺舟。”㊁地名。左傳 定四年:“蔡侯 吳子 唐侯伐 楚,舍舟于 淮汭,自 豫章與 楚夾 漢。”其地在 淮南 江北之界。一説爲 漢東 江北地。㊂郡、縣名。漢 高帝分 九江郡置 豫章郡。治 南昌縣(今 江西 南昌市)。隋 開皇九年廢郡置 洪州,並改州治 南昌曰 豫章縣。大業二年復爲 豫章郡。唐或曰 洪州,或曰 豫章郡。五代 南唐改爲 南昌府。參閲 漢書 地理志上、舊唐書 地理志三、嘉慶一統志三〇八 南昌府。㊃臺觀名。文選 漢 張平子(衡)西京賦:“豫章珍館,揭焉中峙。”三國 吳 薛綜 注:“皆豫章木爲臺館也。”三輔黃圖五:“豫章觀,武帝造,在 昆明池中,亦曰 昆明觀。又一説曰:上林苑中有 昆明池館,蓋 武帝所置。”
豫章-中国神话大词典
豫章
神木名。《神异经·东荒经》:“东方荒外有豫章焉。此树主九州,其高千丈,围百尺。本上三百丈,始有条枝,敷张如帐,上有玄狐黑猿。枝主一州,南北并列,面向西南。有力士操斧伐之,以占九州吉凶。斫之复生,其州有福;创者州伯有病,积岁不复者其州灭亡。”注:“亡者州伯死,复者木创复也。”按“始有条枝”,原作“本如有条枝”,“本”字衍,“如”字盖“始”字之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