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中華語文大辭典
貝多贝多ㄅㄟˋ ㄉㄨㄛbèiduō1.指貝多羅樹。常綠喬木。樹幹高大粗直,形似棕櫚,無枝杈,葉柄長在樹桿頂端。2.指貝多羅樹的葉。狀如蒲葵,可做扇子,也可用來當紙,古印度人用以寫佛經,稱貝葉經。3.借指佛經。[例]~文字古,宜向此中翻。∥也作「梖多」。(梵Pattra)
貝多-辞源3
【貝多】㊀樹名。梵文的音譯。亦稱貝多羅、畢鉢羅樹、阿輸陀樹、菩提樹、道樹、覺樹等。葉可裁爲梵夾,用以寫經。廣弘明集二二 後周 王褒 周經藏願文:“盡 天竺之音,窮貝多之葉。”見 唐釋 慧琳 一切經音義十 仁王護國陀羅尼經 貝多、段成式 酉陽雜俎十八 木篇。亦以爲佛經的代稱。唐 李商隱 李義山詩集五 題僧壁:“若信貝多真實語,三生同聽一樓鐘。”㊁傳説中的國名。舊題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上:“貝多國人獻舞雀,周公命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