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劍買牛-中華語文大辭典
賣劍買牛卖剑买牛ㄇㄞˋ ㄐ丨ㄢˋ ㄇㄞˇ ㄋ丨ㄡˊmàijiàn-mǎiniú《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龔遂》記載:西漢宣帝時,渤海郡農民因飢寒而作亂,龔遂受命任太守,教民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後遂以「賣劍買牛」比喻改業歸農。[例]他看透江湖生涯,深思~,棄甲歸田。
賣劍買牛-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賣劍買牛ㄇㄞˋ ㄐㄧㄢˋ ㄇㄞˇ ㄋㄧㄡˊmài jiàn mǎi niú漢宣帝時,渤海因饑荒,居民多帶持刀劍為盜,龔遂為太守後,勸民捨棄刀劍,改業歸農。見《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後比喻捨棄剽掠而改行務農。宋.陸游〈答吳提宮啟〉:「賣劍買牛,念即歸於農畝,乘車載笠,尚永記於交盟。」也作「買牛賣劍」、「買犁賣劍」、「賣刀買犢」、「賣刀買牛」、「賣劍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