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稅-中華語文大辭典
賦稅赋税ㄈㄨˋ ㄕㄨㄟˋfùshuì田賦和租稅的統稱。[例]減~而省刑法。
賦稅 -中国文化史辞典
曆代用強制方法向百姓征收實物、銀錢等。周王室和諸侯向臣屬定期征用兵車、武器、衣甲等,叫賦,征收農產品,叫稅或租。《漢書·食貨志上》:“有賦有稅,稅謂公田十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賦共車馬甲兵士徒之役,充實府庫賜予之用。稅給郊社宗廟百神之祀,天子奉養百官祿食庶事之費。”從秦漢起,都按田地、人丁、戶籍征收賦稅。明中葉實行一條鞭法,清雍正時實行攤丁入地,賦稅就專指田賦,而將鹽、鐵、茶、酒以及行商、典當、契約等的征課統稱征榷或雜稅。清末,習慣上把賦稅作為多種稅課的通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