贅瘤-中華語文大辭典
贅瘤赘瘤ㄓㄨㄟˋ ㄌ丨ㄡˊzhuìliú1.一種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皮膚病。症狀是皮膚長出小疙瘩,表面乾燥而粗糙,不疼不癢。也作「疣」、「瘊子」、「肉贅」。2.比喻多餘無用的東西。[例]這段話是文章的~,全部刪除。∥也作「贅疣」。
贅瘤-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贅瘤ㄓㄨㄟˋ ㄌㄧㄡˊzhuì liú①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皮膚或黏膜的角質增殖、變厚的腫瘤。小的像針頭,大的像豌豆。多發生在面部或手臂。也作「贅疣」。②比喻多餘無用的事物。三國魏.嵇康〈答向子期難養生論〉:「君子之用心若此,蓋將以名位為贅瘤,資財為塵垢也。」宋.王禹偁〈月波樓詠懷〉詩:「身世喻泡幻,衣冠如贅瘤。」也作「贅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