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pín)穷(qióng)-文言同义辨析
贫(pín)穷(qióng)
这两个词都可表示缺乏衣物钱财,但这个意义在古代一般称“贫”,少处也有称为“穷”的(只是不是“穷”的本义),所以也可说是同义词。
“贫”,《说文》:古文从“宀”、“分”(“ ”),“财分少也”。这就是说,财物少,指缺乏衣物钱财,与“富”相对,这是它的常用义,如《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不患贫而患不安”,《送东阳马生序》:“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穷”,是“窮”的简化字,从“穴”、“躬”声,弯着身子在“穴”下,很是窘困。古时“穷”的常用义便是境遇不好,没有出路,不得志,如《史记·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指南录后序》:“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成语有“穷寇勿追”。特指不得仕进或不能显,与“通”、“达”相对,如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从这意义上说,它与“贫”根本不是同义词。但后来词义转移,“穷”也作“贫困”、“贫穷”讲时,也就同“贫”成了同义词了,如《孟子·鱼我所欲也》:“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荀子·大略》:“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
“穷”又作“穷尽”讲,如《病梅馆记》:“……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又作“寻究”讲,如《桃花源记》:“复前行,欲穷其林”。“贫”没有这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