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走-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趨走ㄑㄩ ㄗㄡˇqū zǒu①疾走。《戰國策.趙策二》:「不佞寢疾,不能趨走。」②供人差遣奔走。《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蔡攸進見無時,便辟趨走,或塗抹青紅,優雜侏儒,多道市井淫媟謔浪之語,以蠱上心。」
趨走-辞源3
【趨走】㊀疾走。戰國策 趙二:“不佞寢疾,不能趨走。”又作“趣走”。韓非子 揚權:“腓大於股,難以趣走。”㊁ 吳越春秋 句踐入臣外傳:“范蠡對(吳王)曰:‘……蒙大王鴻恩,得君臣相保,願得入備掃除,出給趨走,臣之願也。’”後遂以趨走作僕役之别名。資治通鑑一二〇 宋 元嘉元年引 南朝 梁 裴子野:“古者人君養子,能言而師授之辭,能行而傅相之禮,宋之教誨,雅異於斯,居中則任僕妾,處外則近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