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前躓後-中華語文大辭典
跋前躓後跋前踬后ㄅㄚˊ ㄑ丨ㄢˊ ㄓˋ ㄏㄡˋbáqián-zhìhòu《詩經‧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跋:踩;躓:疐的通假字,被絆倒)意思是老狼前進就踩住頷下的垂肉,後退就被尾巴絆倒。比喻進退兩難。也作「跋前疐後」。[例]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動輒得咎(唐‧韓愈〈進學解〉)。
跋前躓後-辞源3
【跋前躓後】喻進退兩難。詩 豳風 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傳:“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退則跲其尾,進退有難。”疐,三家 詩作“躓”。唐 韓愈 昌黎集十二 進學解:“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跋前躓後,動輒得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