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冰-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踐冰ㄐㄧㄢˋ ㄅㄧㄥjiàn bīng踏行於薄冰上。比喻極危險。《南史.卷一三.宋宗室及諸王傳上.論曰》:「自謂踐冰之慮已除,泰山之安可恃,曾未云幾,而磔體分肌。」
踐冰-辞源3
【踐冰】行於冰上。三國志 魏 陳思王植傳陳審舉之義疏:“今臣與陛下踐冰履炭,登山浮㵎,寒溫燥濕,高下共之,豈得離陛下哉!”踐冰履炭,喻寒熱同感,休戚與共。也以比喻身處險境。南史 宋 江夏文獻王義 恭傳 論:“自謂踐冰之慮已除,泰山之安可恃,曾未云幾,而磔體分肌。”詩 小雅 小旻有“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語,故以踐冰喻處於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