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舉-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輕舉ㄑㄧㄥ ㄐㄩˇqīng jǔ①舉止浮躁,隨意行事。《韓非子.難四》:「明君不懸怒,懸怒則臣罪輕舉以行計,則人主危。」《金史.卷一〇八.胥鼎傳》:「特畏吾威力,不能窺其虛實,故未敢輕舉。」②登仙、歸隱。漢.王充《論衡.道虛》:「且凡能輕舉入雲中者,飲食與人殊之故也。」《漢書.卷四十.張良傳》:「乃學道,欲輕舉。」
輕舉-辞源3
【輕舉】㊀輕身升起。楚辭 屈原 遠遊:“悲時俗之迫阨兮,願輕舉而遠遊。”注:“高翔避世,求道真也。”三國 魏 曹植 曹子建集六 仙人篇:“萬里不足步,輕舉淩太虚。”也比喻致身高位。晉 張華 張茂先集 上巳篇:“高飛舞鳳翼,輕舉攀龍鱗。”㊁輕率行動。韓非子 難四:“輕舉以行計,則人主危。”㊂輕裝疾進。三國志 吳 呂岱傳:“或謂 岱曰:‘(士)徽藉累世之恩,爲一州所附,未易輕也。’岱曰:‘今 徽雖懷逆計,未虞吾之卒至,若我潛軍輕舉,掩其無備,破之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