輜車 -中国文化史辞典
古代一種四周設有帷幔的車子。多用於運載貨物,帷幔可以遮避風雨;也可以用於載人,供寢臥。《釋名·釋車》:“輜車,載輜重,臥息其中之車也。”輜重,指出行時攜帶的行李、物資,常常指部隊行軍時所隨帶的軍械、糧草等軍需物資。《漢書·韓安國傳》:“王恢、李息別從代主擊輜重。”顏師古注:“輜,衣車也;重,謂載重物車也。故行者之資,總曰輜重。”在漢代,輜車載人比較普遍,多為婦女乘坐。《漢書·張敞傳》:“禮,君母出門則乘輜軿(即輜車)。”據《晉書·輿服志》說,“漢世貴輜軿而賤軺車,魏晉重軺車而賤輜軿。”
輜車-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輜車ㄗ ㄔㄜzī chē外面罩有蓬、帷幔的車子,可乘人載物。亦泛指車子。《史記.卷一一八.淮南王傳》:「於是乃遣淮南王,載以輜車,令縣以次傳。」《後漢書.卷三七.桓榮傳》:「即拜佚為太子太傅,而以榮為少傅,詔賜輜車、乘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