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囷-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輪囷ㄌㄨㄣˊ ㄐㄩㄣlún jūn屈曲盤繞的樣子。《史記.卷二七.天官書》:「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文選.左思.吳都賦》:「重葩殗葉,輪囷虯蟠。」也作「綸囷」。
輪囷-辞源3
【輪囷】㊀屈曲貌。史記八三 鄒陽傳獄中上書:“蟠木根柢,輪囷離詭,而爲萬乘器者,何則?”集解引 三國 魏 張晏曰:“輪囷離詭,委曲槃戾也。”也作“輪菌”。文選 漢 枚叔(乘)七發:“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中鬱結之輪菌,根扶疏以分離。”㊁高大貌。禮 檀弓下“美哉輪焉”漢 鄭玄 注:“輪,輪囷,言高大。”文選 三國 魏 何平叔(晏)景福殿賦:“爰有遐狄,鐐質輪菌。”參見“崙₂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