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語 -中国文化史辞典
因地域時間不同而音讀有所轉變的詞稱為轉語。有音轉而義不變的,如《方言》卷十:“緤、末、紀,緒也。南楚皆曰緤,或曰端,或曰紀,或曰末,皆楚轉語也。”也有音轉義變結成一個詞族的情況。如“溪”、“穀”、“溝”、“澮”就是一組雙聲相轉的詞,雖都指水有所注,卻有一定的差別,《爾雅·釋水》說“水注川曰溪,注溪曰穀,注穀曰溝,注溝曰澮”。
轉語-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轉語ㄓㄨㄢˇ ㄩˇzhuǎn yǔ①改變原來語句之意,而另作一語。②禪師啟悟弟子時所提的問題,有時問題是由弟子提出反問禪師。《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卷一〇》:「請禪客各下一轉語。」《清平山堂話本.花燈轎蓮女成佛記》:「堂頭大和尚,我有一轉語,敢問和尚則個。」也稱為「轉話」。③訓詁學上指因時地不同或其它原因而導致語音發生變化的詞語。④書名。清戴震撰,二十章。內容為探尋漢語語源之作。書已失傳,《戴東原集》中收有〈轉語二十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