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嗣-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辅嗣
【出典】 《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钟会传》:“会弱冠与山阳王弼并知名。弼好论儒道,词才逸辩,注《易》及《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余卒。”南朝宋·裴松之注:“弼字辅嗣。何劭为其传曰: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弼天才卓出,当其所得,莫能夺也。性和理,乐游宴,解音律,善投壶。……太原王济好谈,病《老》、《庄》,常云:‘见弼《易注》,所悟者多。’”
【释义】 王弼字辅嗣,三国魏山阳人,曾任尚书郎,著有《周易注》、《老子注》,怀才早逝。唐诗中用以借指通晓《老》、《易》之士,也用以喻指早逝的才士。
【例句】 ①辅嗣俄长往,颜生即短辰。(褚亮《伤始平李少府正己》448)这里以寿夭的王弼借指李正己,伤其早逝。②辅嗣外生还解易,惠连群从总能诗。(李嘉祐《与从弟正字从兄兵曹宴集林园》2165)这里以辅嗣外生借指从兄,意含称美。
辅嗣-汉语大词典
辅嗣指三国魏王弼。
王弼字辅嗣。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长史叹林公;寻微之功,不减辅嗣。”
刘孝标注引《支遁别传》:“遁神心警悟,清识玄远,尝至京师,王仲祖称其造微之功,不异王弼。”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辅嗣之两例,平叔之二论,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人伦之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