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房玄龄等--《晋书·石勒载记上》:候贼列守未定,出其不意,直冲末柸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
现代-鲁迅--《而已集·扣丝杂感》:临印的时候,工人终于将第一行的字移到纸边,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使你无可挽救。
清-李宝嘉-一七回-《官场现形记》:依我的意思,单叫人去上控还是便宜他,最好弄个人从里头参出来,给他一个迅雷不及掩耳。
明-天然痴叟-卷一二-《石点头》:申屠娘子虽有智识,一时迅雷不及掩耳,也生不出甚计较,无可奈何,抱着儿子,只得随行。
-魏巍-一一七-《火凤凰》: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首先攻占了飞机场,切断敌人的空中联系。
清-李百川-上二〇-《绿野仙踪》:万一走露风声,反为不美;不如到定更时,先将城门关闭,然后点齐军役,与他个迅雷不及掩耳,方为稳妥。
现代-邹韬奋-四一-《经历》:我们对于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都有些气愤,虽则我们都很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