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罗贯中-第五十回-《三国演义》: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
明-吴承恩-二十九回-《西游记》:贫僧有两个徒弟,善能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当代-陈晋--《为了初心和使命》:深圳早期建设者们就像这拓荒牛一样,披荆斩棘,筚路蓝缕,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清-佚名--《说唐全传》:程铁牛领了三千人马为前部先锋,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后面罗通祭旗过了,放炮三声,摆齐队伍,众小爵主保住了元帅罗通、程咬金老千岁,一同望北番大路而行。
清末民初-蔡友梅--《新鲜滋味》:内兄的女人逛新世界,他跨着盒子炮,逢山开路,遇水叠桥(老先锋官师傅的),这分得意就不用提了。
现代-佚名-1948.06-《人民日报》:青年队到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各队均有一面大旗,插在山的高处,随风飘扬,鼓励着这生产队伍和那荒山大河搏斗。
当代-佚名-1954.11-《人民日报》:但战士们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那怕崇山峻岭、深涧危谷,都不能阻挡战士们前进的心。他们时刻关心着全国人民生活中的每一个重大政治事件,特别是有关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消息!
当代-佚名-1958.07-《人民日报》:“元帅”统率全局,以它们为纲,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全面跃进;“先行”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工农业大发展提供条件。
当代-佚名-1958.09-《人民日报》:护送元帅把帐升铁路先行显神通,红旗一展力无穷:逢山开路能伏虎,遇水搭桥降蛟龙;天南地北织成网,护送元帅把帐升。
féng shān kāi lù
1、筑路工人们逢山开路,逢水搭桥,为我国的交通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2、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过了桥,上了山,常会有一片新的天地。
3、贫僧有三个徒弟,善能逢山开路,遇水迭桥,保贫僧到此。
4、只要我们着眼强军目标,“义不反顾、计不旋踵”,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就一定能闯过激流、抢占滩头,登上高山之巅,迎来军事变革的春天。
5、一旦订下目标,汤森的手法通常很明确,属于那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定要做到的性格。
6、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
7、就算手上只剩下一根救命稻草,老子也要想尽办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8、常遇春听令,命你帅先锋营一万大军前面开路!逢山开路,遇水叠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