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璧-中華語文大辭典
連城璧连城璧ㄌ丨ㄢˊ ㄔㄥˊ ㄅ丨ˋliánchénɡbì1.指和氏璧。相傳秦昭王欲以十五座城與趙國交換和氏璧,故稱。2.書名。清‧李漁作。十二回,外編六回。以市井人物的日常生活為題材,富喜劇色彩。主旨多為勸善懲惡,情節曲折,具傳奇神采。又名《無聲戲》。3.〈書〉比喻極珍貴的東西。[例]佳人遺我雲中翮,何以贈之~(晉‧張載〈擬四愁詩〉之二)。
連城璧-辞源3
【連城璧】價值連城之玉璧。史記八一 藺相如傳:“趙惠文王時,得 楚 和氏璧。秦 昭王聞之,使人遺 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後因形容璧之極其珍貴者爲連城璧。玉臺新詠九 晉 張載 擬四愁詩之二:“佳人遺我雲中翮,何以贈之連城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