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止-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進止ㄐㄧㄣˋ ㄓˇjìn zhǐ①進退、去留。《晉書.卷一二二.呂光載記》:「光於是大饗光武,博議進止。」②行動舉止。《漢書.卷八三.薛宣傳》:「宣為人好威儀,進止雍容,甚可觀也。」漢.無名氏〈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詩:「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
進止-辞源3
【進止】㊀舉止。漢書八三 薛宣傳:“宣爲人好威儀,進止雍容,甚可觀也。”玉臺新詠一 古詩爲焦仲卿妻作:“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㊁進退,去留。吳子 治兵:“武侯問曰:‘三軍進止,豈有道乎?’”晉書 呂光載記:“光旣平 龜茲,有留焉之志,…… (鳩摩)羅什勸之東還,…… 光於是大饗文武,博議進止。”㊂ 唐人奏劄或面對言取進止,指所奏之事或進或止,請皇帝處分。參閲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一 奏御劄子稱進止、岳珂 愧郯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