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杨恽--《报孙会宗书》: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不相为谋。
现代-聂绀弩--《从陶潜说到蔡邕》:如果隐,首先就不是周公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怎能形成“周公孔子之学”呢?
明-黄淳耀--《史记评论·老庄申韩列传》: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术;学儒者,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先觉僧》:道不同不相为谋。我非汝师,汝必欲度,不见前山又有人来耶?
现当代-王火-(一)卷八-《战争和人》:但知道说了无用,就忍住未说,想:‘道不同不相为谋’,同他是谈不到一路去了。
西汉-司马迁-六三-《史记·老子传》: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二五·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前两句引作“世之学孔氏者,则黜老子,学老子者,则黜孔氏”。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校雠通义·一·叙》:盖(郑)樵为通史,而(班)固则断代为书,两家宗旨,自昔殊异,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无足怪也。